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出海发展机遇 。凭借创新的产品和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这些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等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迅速扎根并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仅依靠产品功能和市场份额的扩张已不足以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调查显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并逐渐成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海外拓展的核心战略要素 。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品牌的打造不仅能塑造企业形象、增强用户信任,更能为企业带来业务增长,这一点在数字化营销环境中愈发突出。
一项由Google与Kantar于2025年1月开展的、针对印尼和墨西哥市场的用户调研显示1,在所调查的18个中国金融科技出海品牌中,尽管高达86%的潜在用户对品牌有所认知,且74%的用户表示会考虑使用,但最终的转化率仅为40%。这意味着近半数潜在用户在认知和考虑阶段之后未能完成最终转化。数据还显示,61%的印尼潜在用户和52%的墨西哥潜在用户认为,一个强大的品牌是促成他们最终完成转化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即使是产品本身已在市场上获得一定认知度,品牌仍是赢得潜在用户,有效推动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关键 。
这项调研同时也揭示了印尼和墨西哥两个不同市场用户选择金融科技产品的偏好差异。
在印尼市场,金融科技用户普遍表现出务实倾向,高度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他们在选择金融应用时,倾向于优先考虑“应用商店评分高”以及“周围口碑不错”的产品。同时,便捷的服务体验也备受关注,例如“能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客服回应速度很快”被视为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更重要的是,印尼用户高度重视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因此品牌需要能够提供“保护我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承诺 。
相比之下,墨西哥的金融科技用户则展现出更为感性的特征,强调信任并对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抱有更高期待。对墨西哥用户而言,“靠谱可信”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他们希望品牌能够“值得信赖,可以提供给我可靠的服务” 。在使用体验上,他们推崇“体验为王”,例如“用户界面很友好,容易操作”的产品能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 。此外,能够“契合个性”的产品推荐也备受青睐,用户期待品牌能“根据我的个人情况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 。
成功构建海外品牌,就要求企业深入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与用户偏好 ,灵活调整在当地市场的品牌定位和沟通策略,精准捕捉当地用户需求并将其融入品牌叙事和产品设计之中,从而真正建立起差异化的品牌优势 。
数据来源: 2025 1月 Google x Kantar 中国全球化品牌问卷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