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有幸作为演讲嘉宾被邀请去了越南参加谷歌的Think App Google Apps Summit,和全球的开发者分享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小游戏的崛起,也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和本地越南游戏从业者交流了当地的游戏生态发展。
提起越南,除了当地的特色游和美女之外,其实越南的游戏行业在最近几年也获得的飞速发展,特别今年已经在国际舞台上看到越南帮兄弟的崛起,国内休闲看湖南帮,海外休闲看越南帮。
今天就给大家聊聊越南帮崛起的那些事。要理解越南为何能实现这一飞跃,我们必须回溯到20年前,探寻其崛起的三大基石:人才、政策和迭代
越南的游戏故事并非始于《Flappy Bird》的病毒式传播,而是始于2004年。那一年,法国游戏巨头Gameloft在胡志明市设立了工作室。
在越南本土创意产业尚处萌芽阶段时,Gameloft(及其后在河内的工作室)成为了越南游戏开发的“黄埔军校”。数千名越南的开发者、设计师和制作人在这里接受了系统化的移动游戏开发训练,获得了宝贵的一手经验——这甚至早于智能手机的全球普及。
当2010年代初,第一波创业潮来临时,这批经验丰富的“Gameloft校友”纷纷出走,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今天越南游戏发行的中坚力量——如 Senspark、Onesoft、Amanotes 和 ABI——其创始团队身上都有着浓厚的Gameloft烙印。
这股“校友效应”为越南游戏业奠定了两大优势:
一个关系紧密、人才密度高的圈子文化。
一套成熟的、手游优先的开发方法论。
产业发展的核心,并非空中楼阁,而在于“黄埔军校”式的人才基石与产业基础。这幅“产业地图”惊人地清晰:
成都: 如今的成都游戏圈,其技术理念和人才根基,深受早年育碧成都工作室的影响;
广州: 蓬勃的出海圈,其核心班底大多源自Efun这类“出海黄埔军校”的历练;
上海: 繁荣的二次元生态,是米哈游这家“领头羊”激活了整条产业链;
北京: SLG赛道几乎都是智明系开枝散叶的成果,而休闲游戏赛道则有鲜明的“清华帮”烙印。
厦门:特别官斗那批研发基本都在这个地方了,除了少量比较牛逼的北京团队做过一些细分题材的官斗爆款,全国除了厦门你和我说找其他地方做官斗的,我感觉大概率都是不靠谱的。
归根结底,一个行业的成熟,必须依靠“头部拉动腰部”的正向循环。
正是这些头部的“黄埔军校”率先完成了人才、技术和方法论的原始积累。随后,当这些宝贵的人才“溢出”,或创业、或加盟,将经验“开枝散叶”到无数中小企业时,才真正激活了整个区域生态,为行业带来了持续的活力与创新的希望。
如果说Gameloft提供了人才,那么越南政府则提供了最关键的燃料。
2015年出台的“第96/2015号通知” 是越南游戏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政策将软件开发(包括游戏)认定为优先部门,为软件出口提供了税收减免、增值税豁免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这一政策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越南的游戏工作室得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有机增长。
与许多依赖风险投资驱动的市场不同,越南的发行商(如Amanotes和Onesoft)能够将几乎全部的利润进行再投资,用于买量、人才招聘和游戏研发。
当2020-2022年全球移动应用买量CPI飙升时,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内循环”模式让越南工作室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他们有足够的弹药在国际市场上“烧钱”买量,从而催生了越南的第一次爆发——超休闲游戏浪潮。
在2019年到2022年间,越南成为了全球超休闲游戏的“世界工厂”。
Crowd City、Aquapark.io 等游戏霸占全球下载榜。通过与Voodoo、Homa 等发行商合作,越南开发者彻底掌握了超休闲模式的精髓:
高效的CPI测试
数据驱动的创意优化
对D1、D7、D30留存的精确分析和调优
全球化规模发行的能力
然而,这种“快餐式”的成功很快走到了尽头。超休闲游戏的生命周期极短,玩家口碑弱,LTV极低。当市场红利消退,仅靠广告买量驱动的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正当人们以为越南将陷入“超休闲陷阱”时,这个生态系统展现了惊人的成熟度——它正迅速地从“玩法驱动”转向“深挖长线”,进入“后超休闲工业时代”。
“混合休闲”成为了新的战场。这种模式保留了超休闲的易上手性,但深度融合了中度游戏的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动这场深刻转型的,是越南业已成熟的三大支柱:
基建的成熟:4G的普及、5G的试点和廉价的数据,让开发者不再受限于“小包体”,可以构建更复杂、更重度的3D体验。
文化的渴求:越南玩家是在网吧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玩的是《Võ Lâm Truyền Kỳ》(武林传奇)、《Crossfire》(穿越火线)和《Liên Quân Mobile》(传说对决)这类强竞争、强社交的游戏。他们骨子里渴望竞争、炫耀和社区归属感——这是超休闲无法满足的。
人才的迭代:越南的新一代工作室(如Falcon Game Studio、Ikame)以及老牌巨头(如VNG、Amanotes),正在做一件极其聪明的事:他们将第一次浪潮中学到的“超休闲买量和快速迭代能力”,应用到了第二次浪潮的“中核系统和长线运营”上。
越南游戏业的崛起,是一部逻辑清晰的“人才奠基、政策驱动、市场迭代”三部曲。
第一幕,通过Gameloft完成了人才的原始积累;
第二幕,利用税收政策与自营模式,在超休闲浪潮中完成了数据和资本的积累;
而现在(第三幕),他们正将这套“工业化”的买量与测试能力,精准嫁接到更深度的混合休闲品类上,开启了“工业化生产创意”的新阶段。
这标志着,越南不再是那个只能生产“一波流”游戏的廉价外包基地和超休闲工厂。它正在蜕变为一个能创造出如《Royal Match》般,兼具大众吸引力与长期LTV的全球性产品引擎。
越南正在实现产业跨越,从“快餐工厂”一跃成为“混休新星”。
这,才是越南游戏业真正值得全球巨头高度警惕的未来。